一年之計在于春。
眼下,正值北方春耕春播的關鍵時期,廣袤的吉林大地上,機械化作業,科學種田的場景比比皆是,人們在田野里埋下希望的種子,憧憬著豐收。
吉林省科技部門實行科技特派員制度,推進科技“上山下鄉”工作。各行各業像王立春一樣的科研人員積極報名申請,以“特派員”的身份深入全省各地各個領域,扎根農村,履行職責。
科技特派員的出現在農業領域發揮了重要的引領示范作用,讓農業科技在吉林大地生根發芽、開花結果。乾安縣科技局副局長王延林:“科技特派員在這兒以后,老百姓每到春播前都向他們咨詢:今年怎么種,種些啥?因為大家看到了,種植方式不同,產量真的不同!”
目前,吉林省科技特派員隊伍數量已達9957人。2019年,科技特派員產業扶貧專家隊伍累計服務17494天,培訓群眾6萬多人次。其中,在農業領域已基本形成了“上下成線、左右成網”的科技特派員服務體系。
水肥一體化、膜下滴灌、減肥減藥……
在乾安縣贊字鄉父字村,大型農機連片耕種,各項農技輪番應用。當地農業合作社負責人金英敏說,種了大半輩子地,如今真是嘗到了科技的甜頭。“化肥減量能減10%,增產幅度15%以上,一增一減這兩塊累計起來經濟效益得增加30%左右。”
父字村地處吉林西部,干旱少雨,土壤瘠薄。2005年,省農科院專家團隊進村入駐,仿佛為村民們打開了科學之門。通過實踐對比算細賬,通過科學手段,百姓們兜里滿了,發自內心地服氣。
在省農科院資源與環境研究所所長王立春的帶領下,一支17人的科研團隊扎根父字村,帶動村民每公頃平均增收糧食1500公斤以上。2019年,全村GDP總數達5150萬元,農民人均純收入15600元,多項研究成果大范圍推廣。
黑土保護需要因地制宜
長期以來,我國北方地區春季焚燒秸稈現象屢禁不絕。但在樺甸市二道甸子鎮,秸稈可是能賣錢的好東西。
二道甸子鎮黃牛養殖合作社理事長潘淑紅說:“家家戶戶的秸稈都讓養牛戶給買去了,黃牛吃秸稈,把牛糞拉到地里,過腹還田,我們的土地就肥沃了。”
過腹還田、覆蓋還田、深翻還田,一項項成熟的農業科技賦予秸稈滋養土地的價值,但能否改變其被焚燒的命運還需多方努力。吉林省農科院院長董英山認為:“對土地投入不能算經濟賬,我在一畝地里投100塊錢,產出110,等于在土地里摳出10塊錢;如果投入110,拿回來100,等于在地里存了10塊錢。這十塊錢不會跑的,它會留給子孫后代。秸稈還田,年年還,雖然花點錢,但是時間長了,土壤改良好了,子孫后代有飯吃了。”
事實上,吉林省正通過秸稈還田、免耕播種等保護性耕作,以及占補平衡、水土流失、污染防治等綜合性措施,控制和緩解黑土地數量、質量下降的趨勢,并于2018年出臺《吉林省黑土地保護條例》,從立法角度促進這一資源可持續利用。春種一粒粟,秋收萬顆子。
此時此刻,在吉林這片寓意“吉祥”的土地上,田野里播撒著優質的種子,黑土中迸發著科技的力量。穩產、增產,農業科技工作者和廣大吉林農民一同向著這個目標不斷努力,用汗水澆灌出豐收的希望。
龍鈺機械轉自農業農村部